黄楚重新张贴供水设施安全提示。本报记者 孙漫摄
一顶安全帽、一件反光背心、一台手持终端“巡检通”,加上一瓶1.5升的纯净水……昨日上午8点半,榕城烈日当空,带齐所有装备的肖惠鸿、黄楚,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作为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仓山区金山大道片区的城市供水管网巡线员,“85后”的肖惠鸿和“90后”的黄楚经验丰富,对片区管网他俩也了如指掌。“片区沿线正进行道路提升改造,巡线的时候得格外留心!”
记者跟随两位供水管网“保健医生”的脚步,正式开始巡线。在金山大道金山佳园小区附近的一处工地围挡外,黄楚停了下来。
“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黄楚的提问,让作为“编外人员”的记者找了半天。“你看,这张贴在围挡上的‘供水设施安全提示’告知单破损了!”很快,肖惠鸿就给出了正确答案。
原来,为呵护“藏”在地下的供水管线,在大型项目施工前,“保健医生”都会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工地围挡范围的供水管线线路及埋设位置。同时,市自来水公司也会通过告知单等形式多样的警示设施,时刻提醒施工人员注意保护好供水设施。
给告知单“换新”后,肖惠鸿又赶忙走进工地内。“供水管线警示桩完好,水表井的井口也没被渣土覆盖……”刚对现场的保护细节予以肯定,肖惠鸿又发现了不对劲:“有零星几处信号旗不见了,这可是用来标记好管线路径的,得重新插起来!”
走走、停停、看看、查查……顶着烈日的巡线,让肖惠鸿和黄楚的工作服很快就湿了一大片,但两人都习以为常。“一名巡线员一次‘打卡’三四十公里的巡线线路都是很寻常的,有时候甚至得巡上五六十公里,我们都习惯了!”
除了一身湿漉漉的工作服,黝黑的皮肤也成了这两名“医生”的显著特征。“你看,‘躲’在衣服里的皮肤还是可以的!”以工作服的短袖为“分界点”,黄楚的皮肤已是“黑白分明”,脸上也被安全帽帽带勒出了一个“白圈”。“这可都是工作留下的特别印记啊!”黄楚笑说。
听了两位“医生”的介绍,记者了解到,在金山大道上,主要分布着直径为800毫米、400毫米的供水干管,加上沿线密集分布的居民区,一旦管线出现问题,居民用水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虽然供水管线、供水设施巡线的路径基本固定,但每次的巡查都不容有失,得耐心、细心、专心!”肖惠鸿说,每一天的“一切正常”与“没问题”,就是他们最想听到的答案。“我们一定会‘守土有责’,守好片区地下的每一根供水管线,让百姓安全放心用水!”
记者了解到,随着夏季用水高峰期到来,除了“肖医生”和“黄医生”等多名供水管网巡线员持续加大巡线力度外,市自来水公司也准备好了夏日的供水“锦囊”。
“在加强城区各水厂供水设备日常检查和维护的同时,我们还严格执行三级水质检测制度,确保出厂水、管网水水质安全。”市自来水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城区8座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达172.2万立方米,可满足市民日常生产生活所需。
同时,依托“精明”的福州水务智慧大脑,城市供水压力、流量均可实时监测、记录,根据每日不同时段的用水变化情况,市自来水公司也将科学合理调度水量水压,让供水保障全时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