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简介
本项目通过对不同膜组合工艺的研究,提出了适用于低浊原水、高藻原水、高有机物高氨氮原水、高硬度地下水等不同原水水质的膜处理工艺及主要技术参数,探讨了不同膜通量条件下影响运行周期、跨膜压差及化学清洗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云南地区、太湖流域及珠江流域部分城市多座不同水源、不同规模、不同运行管理水平条件下自来水厂的设计、建设与运行,获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对提高饮用水品质具有技术指导意义。
经科技成果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成果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主要技术内容
(1)创新点
1)提出了适用于低浊原水的“混凝-沉淀-超滤”短流程膜组合技术。针对云南某些地区低有机物低浑浊度、厂区用地紧张等条件,提出了“混凝-沉淀-超滤”短流程膜组合技术,能实现优质饮用水供水需求,并省略了砂滤池减少了占地,减少了投资及运行成本。已在云南省环洱海地区水厂得到推广应用。
2)提出了适用于高藻原水处理的“混凝-气浮-砂滤-超滤”膜组合技术。针对太湖流域高藻高有机物湖库水,提出了“混凝-气浮-砂滤-超滤”膜组合技术,藻类、嗅味和浊度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满足了水厂的供水要求。该技术在江苏省金坛市第三水厂得到应用,工程在2013年获得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市政公用工程给排水一等奖。
3)针对季节性高藻高有机物高氨氮原水,提出了“常规工艺-臭氧活性炭-超滤”多级屏障高品质净水工艺。系统地研究了膜组合工艺流程各工艺单元对浊度、有机物、藻类和藻毒素以及嗅味物质GSM、2-MIB等去除效果,通过预臭氧、臭氧活性炭及超滤工艺增强对嗅味物质2-MIB,GSM及消毒副产物前驱物的去除,提高了水质安全和改善了饮用水水质口感。该技术在济宁市长江水厂、珠海梅溪水厂、雄安新区起步区1#水厂得到推广应用。
4)针对高硬度地下水,本课题提出了“纳滤/反渗透”膜处理技术。研究了不同硬度条件下,采用“纳滤/反渗透”膜处理技术在不同运行压力情况下对硬度的去除效率、膜通量变化及能耗情况。为地下水硬度去除技术提供了参考。
5)工程体现绿色和环保理念。针对低浊原水的短流程膜组合工艺,超滤膜池在原有砂滤池进行施工改造,充分利用砂滤池的地势,减少挖填方土石量,施工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同时,该技术构筑物数量少,水厂占地面积小,工程造价较低,运行费用也较低。
(2)应用情况
研究成果已用于云南地区、太湖流域及珠江流域部分城市多座水厂的设计、建设与运行,总的水厂应用规模超过100万m3/d,并在大理环洱海地区实现了饮用水膜处理技术全覆盖。
3.经济、社会效益情况
2018年前通水运行的水厂有9座,项目总投资额合计134241万元,2019~2021年新增销售额78175万元,新增利润8187万元。9个水厂(规模合计31万m³/d)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融资前税前)为8.06%,投资回收期为11.64年,高于行业标准,有着较好的经济效益。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饮用水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膜处理技术具有先进、高效、绿色的特点,将其应用到净水厂处理中,能提供优质的饮用水,符合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美好生活的追求,其社会效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