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规范

法律法规

行政法规

政策文件

政策解读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动态

现行国标

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动态

现行行标

现行团体标准

国际标准

政策解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规范 > 政策解读
把握新阶段 奋进新征程--推动城市节水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水资源集约节约水平,提高城市节水系统性,深入推进城市节水工作,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城市节水工作的指导意见》(建办城〔2021〕51号)(以下简称《意见》)。

01 节水优先是新时期治水的关键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节水工作,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指出当前的关键环节是节水,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都要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要深入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使节约用水成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人的自觉行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新时期做好城市节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思想指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城市建设领域全面落实节约用水要求,着力提升城市用水效率,城市节水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据统计,2012年到2020年,全国城市节水量累计达到453亿立方米,相当于5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年调水量。2020年,全国城市再生水利用量达146亿立方米,较2012年增长4倍以上。截至目前,创建十批共130个国家节水型城市,其用水总量占全国城市用水总量的58.5%,有力带动了全国城市节水工作。

然而,我国城市节水依然面临部分城市空间规模布局与水资源不协调,城市水系统建设整体性不足,基础设施短板明显,全社会节水意识不强等诸多问题。全方位推进城市节水,是主动适应我国水资源形势,提高城市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路径。《意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节水的主要矛盾,立足新发展阶段,突出新发展理念对城市节水的引领作用,着力构建城市节水新发展格局。

02 突出系统节水,构建城市健康水循环体系

《意见》注重以系统思维推动落实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着力构建健康的城市水循环。在规划层面,《意见》提出编制实施城市节水规划,将城市节水要求落实到各领域专项规划中;要尊重地域自然特征和约束条件,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自然生态的影响,保护山水城格局;要以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生态环境容量为基础,合理确定城市规模、空间结构、开发建设密度和强度,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在建设层面,《意见》提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加强城市吸水、蓄水、净水、释水的能力;要统筹城市水系统、绿地系统和基础设施系统建设,建设蓝绿交织、灰绿相融、连续完整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到2025年,城市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力争达到40%。在实施层面,《意见》提出要以建设节水型城市为抓手,推动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单位、节水型社区(小区)等节水载体建设,筑牢城市节水的社会基础,系统提升城市节水工作;要深化节水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国家节水型城市对城市节水工作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03 强调精准节水,着力提高城市用水效率

《意见》结合城市节水现状,聚焦短板,精准发力,力求切实提升城市用水效率。一是推动再生水就近利用、生态利用、循环利用。《意见》提出要科学统筹规划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设施,以现有污水处理厂为基础,合理布局再生水利用基础设施;缺水城市特别是水质型缺水城市,积极推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二是狠抓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意见》结合近年来各地在控制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方面经验做法,提出各地要因地制宜明确管网漏损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加快实施智能化改造、管网更新改造和管网分区计量等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程;同时,建设一批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示范城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三是大力推进工业节水。《意见》提出通过加强工业企业用水定额管理、开展水效对标达标、实施节水设施改造、完善企业用水监测计量等措施,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加大工业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力度,形成产城融合废水高效循环利用新模式。四是推广节水产品(设备)和工艺。《意见》提出积极推广技术先进、成熟适用、节水效益显著的节水产品(设备)和工艺,加快培育和发展高质量节水产品市场;推行水效标识制度,打击水效虚标行为,逐步淘汰水效等级较低产品。

04 强化机制节水,健全城市节水长效管控机制

《意见》着力营造有利于促进城市节水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激发城市节水的内生动力。一是健全管理机制。压实责任,将城市节水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主要供水用水单位,强化计划用水与定额管理制度实施,全面推进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推进节水“三同时”管理。二是完善价格机制。完善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并及时调整,放开再生水定价,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水资源节约、用水需求调节方面作用。三是优化财税机制。积极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带动作用,同时强化节水相关增值税、所得税、环境保护税等优惠政策落实。四是强化引导机制。积极推广合同节水,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有序参与城市节水,激发市场活力;广泛开展城市节水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城市节水宣传长效机制。

水是城市的命脉,是城市的血液。新发展阶段,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城市节水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构建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环境明显改善、水安全有效保障的城市水系统,走好节水减污降碳、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张志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院副院长/陶相婉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院博士)